編者按:五年奮進,山河作答。五年來,中國南水北調集團錨定“調水供水行業龍頭企業、國家水網建設領軍企業、水安全保障骨干企業”戰略定位,推動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取得重要成就,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十四五”規劃的定性目標基本實現。在成立五周年之際,我們推出“高質量發展這五年”系列報道,全景呈現集團在強化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推動南水北調和國家水網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敬請關注。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成立五周年。
五年來,中國南水北調集團中線公司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接續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以確保南水北調“三個安全”為核心,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
堅持系統治理 供水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五年來,中線公司以不停水檢修、供水保障能力提升、水質安全能力提升、安全生產治本攻堅等專項行動為抓手,強化系統施策、源頭治理,建立健全以安全風險辨識管控體系、防汛和防冰組織體系、工程安全監測體系、安全生產監管體系、智能化調度業務體系、水質監測保護體系為核心的運行管理體系。
中線公司組建了安全監測中心,統籌開展輸水渡槽、倒虹吸、穿黃工程、天津箱涵等工程維護處理,系統消除安全隱患。持續完善工程防洪體系,加快推進中線防洪修復加固項目實施,組建多層次搶險救災隊伍體系,確保工程度汛安全。完成陶岔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加快構建“監測、保護、防控、應急、科研”五位一體水質安全保障體系。
五年間,中線工程持續安全平穩運行,調水量從2021年初累計調水近350億立方米增長到2025年10月累計調水超74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從約6900萬人增長到近1.18億人,在實現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飲水安全的同時,有效促進沿線河湖生態環境修復與可持續發展,為全球水資源調配與生態優化提供了可借鑒的解決方案,榮膺“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堅持優水優用 工程運營能力不斷提升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立足多供水供好水,持續優化供水結構,提高工程輸水效率,積極探索維修養護融合模式,努力降低運行成本,著力提升工程運營能力。
中線公司持續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組織開展質量管理提升活動,研發應用安全生產監管系統,改革監督工作體系,組織分公司成立監督機構、組建專職監督隊伍,全面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提升雙重預防機制運行質效。進一步優化供水結構,通過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優化調度模式,不斷提高工程冬季輸水能力,著力提高受水區供水保證率。
中線公司著力提升工程運維水平,建立中線項目儲備庫,開展成本實驗室建設,開展現地管理處“成本寫實”工作,不斷完善以全面計劃和精細預算管理為核心的成本控制體系;培養各子公司的自主生產能力與創新能力,在所屬子公司已取得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環保工程專業承包二級、電力通信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等20余項行業資質的基礎上,工程服務公司又成功取得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河湖整治工程專業承包二級兩項資質,填補了中線公司水利水電資質的空白。
五年間,中線工程聚焦本質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工程運行管護能力和水平,經受住了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以及低溫極寒天氣和重大旱情的考驗,年度閘站監控系統遠程執行成功率提升至99.86%,供電保障率提升至99.97%,不斷創歷史新高。
堅持深化改革 ?企業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中線公司始終將改革作為管黨治黨、治企興企的關鍵一招。加強深化改革頂層設計,聚焦安全提升、運行維護、公司治理等八大重點領域,系統勾畫出中線改革發展的路線圖、任務書和時間表。
著力提升自主運維水平。按照“分公司主戰、子公司主建”“分公司管日常、子公司抓專項”的框架,重塑運維體系,2024年天津分公司先期開展運維項目優化融合改革試點效果良好,運維成本明顯降低。2025年,渠首、河南、河北、北京分公司分別圍繞屬地融合、機構精簡、職能優化、人員選用拓展機制創新試點。
持續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完成職位職級套改,推進持證上崗工作、管理處負責人履職能力提升考測、管理人員競聘上崗并積極探索建立人才儲備池,深層次激發企業活力動能。
五年間,中線公司深化改革續寫新篇,穩步推進公司制改制走深走實,“大監督”體系更加有力,“一利五率”經營指標持續向好,加快實現以價值創造為中心的內涵式發展,典型經驗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有企業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優秀案例。
堅持科技賦能 ?創新驅動能力不斷提升
中線公司加強頂層設計,出臺深化科技創新機制改革實施方案,選拔自有人員專職深度參與重大科研項目,進一步做實4個技術創新中心,推動自有人員從“項目管理”向“技術攻堅”轉型,聯合各方科研力量,集中攻關長距離渠道工程全流程養護核心技術。
加大水質保護技術研發,迭代升級藻類AI智能識別技術。升級智慧中線,數字孿生南水北調中線實時反映工程性態、動態優化調度,為南水北調“三個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實施智能運維試點項目,無人機、機器狗等智能裝備部署調試。開發建設人工智能平臺,實現運維以人力為主向智能化轉變。累計開展科研項目112個,獲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入選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13項,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168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2項。
五年間,中線公司科技創新捷報頻傳,獲批設立首個南水北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主生產能力與創新能力資質多元,新質生產力培育逐漸積厚成勢,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不斷加快,數字孿生南水北調中線1.0入選水利部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十大樣板。
堅持融合賦能 ?黨建引領能力不斷提升
中線公司黨委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融入改革的全過程、各方面,持續推進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出臺“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52項規定要求和實操指導,將“楓橋經驗”“千萬工程”融入基層治理,形成“水潤中線”微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組織24個試點單位先行先試。
中線公司將文明創建融入工程運行管理、社會責任履行全過程,中線公司、天津分公司、河北分公司保定管理處,共同斬獲“全國文明單位”。截至目前,中線公司累計創建國家級文明單位3個、省部級文明單位6個、地市級文明單位16個、縣區級文明單位24個,2名同志分獲“中央企業勞動模范”“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中線公司系統抓好品牌建設,每年開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及“中國品牌日”“開學第一課”“全國科普日”等主題宣傳活動300余場,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彰顯國資央企擔當。
大道如砥,行穩致遠。中線公司將按照集團公司黨組工作部署,積極謀劃好“十五五”發展舉措,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高逸瓊 呂品 責編:安亦揚



